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1.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计算机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
1.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能够对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边界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抽象描述,并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
1.2能运用计算机思维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具体对象进行建模和求解。 |
1.3能将数据科学知识、计算机工程知识和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复杂工程问题。 |
1.4 掌握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所需的硬软件的理论知识,能够用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维护。 |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
2.1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相关文献,具有资料阅读和文献研究能力,并用于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推理。 |
2.2对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一个系统或者过程,能选择或建立一种模型,并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2.3能运用工程科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基本原理对不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并建立问题模型并求解,已获得有效的结论。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设计针对计算机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模块、算法流程或系统,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3.1 能够根据计算机应用中复杂工程问题所涉及特定场景进行需求分析,能够明确设计目标 。 |
3.2 能为计算机应用中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设计或构建满足特定需求的模块或支持平台。 |
3.3能够对复杂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与整合,并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错误进行调试、和对系统运行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
3.4能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
4.研究: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维护、并能对实施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4.1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原理和专业理论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边界条件、系统特性、软硬件功能模块和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
4.2能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关键技术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
4.3能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选择相关开发平台、框架或工具设计开展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
4.4能够正确使用、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并通过综合比较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和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设计、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5.1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语言、平台、框架和工具,用于解决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模拟、仿真和预测。 |
5.2能够根据特定需求和专业知识背景评价不同语言、平台、框架和工具所能解决不同工程问题的局限性。 |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评价计算机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设计等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6.1 了解信息产业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相关工程活动的影响。 |
6.2 能分析和评价具体的计算机应用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之间相互影响,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大数据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7.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
7.2 能针对实际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对资源消耗和节能环保进行评价并对工程项目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影响和隐患提出处置措施。 |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
8.2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科学精神,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2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IT行业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9.1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
9.2能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合作开展工作,并组织团队开展工作。 |
10.沟通:能够就大数据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反馈,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10.1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同行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对象及不同方式交流的差异性。 |
10.2 了解计算机应用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10.3 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计算机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的沟通与交流。 |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与计算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项目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应用。 |
11.1 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11.2了解信息系统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将管理原理、经济方法应用于设计开发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12.1能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点,认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
12.2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